來源:光明網(wǎng)
不久前,家住杭州九堡的學生王大成,跟著父母一起騎著自行車,來了次“慢節(jié)奏”的跨省游:
(相關資料圖)
4天時間,騎了近300公里,從杭州騎到蕪湖。一路上,他們在荷塘邊大聲唱歌,淋過突降的大雨,也悟出了一些道理,一趟旅程,頗有點電影《菊次郎的夏天》的感覺。
臨時決定的“佛系”旅行
第一天就遇上“麻煩”
說起這趟騎行,小王媽媽說完全是一家子的興趣使然,“我們一家都是‘半吊子’的騎行愛好者?!毙⊥鯆寢尨髮W時就跟著學校的社團騎車去過余杭、臨安。
小王爸爸每天下班都愛騎上一段路,放空大腦。耳濡目染,小王自己幼兒園大班就經(jīng)常騎著小自行車,在小區(qū)里兜風,“今年9周歲生日的時候,我們給他換了輛24寸的山地車,還沒有機會出過遠門?!?/p>
今年暑假要咋過?小王媽媽說他們夫妻倆也一直很苦惱,“我們一直想來次親子游,但是年休時間比較短。”她說兩人算過時間,想要玩得從容一點,要半個月。
每年一家子都會回蕪湖的外婆家里過暑假,以往坐火車,雖然三四個小時就能到,但一路上只能盯著窗外看,很無聊。思前想后,小王媽媽提出了騎回外婆家的主意,另外兩位騎行愛好者也投票贊成。
“我們預計是一周時間,路上完全不用趕時間,慢慢路過熟悉的風景?!毙⊥鯆寢屨f,這次騎行的基調(diào)就是“佛系”,沒有每天必須騎多少公里的任務,騎到哪就近住下,下雨了就找地方躲雨 。
三人就這么踏上了旅程,一上路就遇到了難題,“第一天沒有經(jīng)驗,以為可以隨時買到吃的,就帶了水,結(jié)果沿著莫干山路出了主城區(qū),路邊連小賣部都沒有,實在餓得不行?!?/p>
一路收獲不少感悟
孩子還抽空讀了本書
從杭州到宣城,再到蕪湖,漸漸地三人形成了默契。媽媽打頭陣指路,爸爸“殿后”,照顧孩子安全。
小王媽媽笑著說,騎到浙皖交界的山區(qū)時,開始頻繁爬坡,自己體力不行,就落到最后一個,“大成一直練足球,體力不錯的,他甚至可以一個長坡騎完停下來,拿出書邊讀邊等我,四天下來,他就這么抽空把金庸的《連城訣》讀完了?!迸劳赀@段山區(qū)路段,小王還說了句“金句”:“有上坡就一定會有下坡,要想吃甜,就先得吃苦?!?這讓王媽印象頗深。
小王在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小學東城小學讀書,馬上四年級,是個比較沉穩(wěn)、內(nèi)秀的孩子,但這幾天看了稻田、山林,走進自然,孩子樂在其中,情感外露的時刻很多,特別是最后一天,也許是即將到達目的地的興奮感,晚上三人騎到一片荷花池邊,看四下無人,小王大聲唱起了《浪花一朵朵》,聲音大得連王媽都嚇了一跳。
一行人到達蕪湖外婆家后,外公還題了副字送給這一家子:路雖遠行則將至,事雖難干且能成!
回想這一路,時間雖短,王媽還是百感交集,“一開始還有些心有戚戚,但是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,有的事情看著挺難的,去做就好了?!?/p>
越來越多家長選擇帶孩子騎行
旅行也可以“佛系”一點
也是在杭州,記者曾采訪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副校長方文廣。從兒子6歲開始,方文廣每年國慶長假都帶著他環(huán)湖騎行,多年下來,父子倆一起騎行了數(shù)千公里。
這幾天,“家長吐槽暑假40天孩子開銷五六萬”沖上微博熱搜,有網(wǎng)友稱,算上各種旅行、研學,以及興趣班等花費,手頭的資金已經(jīng)“告急”。也有不少網(wǎng)友發(fā)問,“孩子的暑假究竟要怎么過?”
短途的沿著西湖、湘湖騎幾圈,長途的跨省騎個幾百甚至上千公里。在杭州,越來越多的家長寒暑假選擇帶著孩子騎行,這似乎成了解決“暑期開銷大”的一個做法。
“我覺得旅行不一定要去很遠、很‘高大上’的地方打卡,旅行的意義就是豐富孩子的人生體驗?!蓖鯆層X得,旅途的遠近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這些只是表面,與實際體驗并不一定成正比,“當然安全是第一位的。”
東城小學副校長蔣婕也和王媽聊起過這次騎行,讓她印象很深的是,說起這趟旅行,小王曾提到一篇小古文《蜀之鄙有二僧》,里面有這么一句話:“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?!?/p>
她認為,親子騎行不僅能讓孩子和父母共同面對挑戰(zhàn)和意外,能使彼此的心能夠靠近,還是一次有關目標、計劃、執(zhí)行的訓練,“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,只要真正去實踐,是可以通過簡單的堅持就能取得成功的,這就是培養(yǎng)孩子堅毅品質(zhì)的重要性?!?/p>
記者 章翌
來源:杭州日報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