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鳳凰網(wǎng)
本周,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成為了上月瑞信危機事件后,全球首家發(fā)行AT1債券的具有系統(tǒng)重要性的大型銀行。不過,AT1債券市場的重新回歸正軌,可能并不意味著上月瑞信AT1債券被全額減記的風波就已平息,因為一場由此而來的漫長“訴訟戰(zhàn)役”,或許就將在新加坡打響……
據(jù)多家媒體本周報道,至少有80位曾持有瑞信AT1債券的新加坡投資者,目前正尋求就該債券被減記事件起訴瑞士政府。
上月,在瑞士政府的強制撮合下,瑞銀以32億美元的價格全股票收購了瑞信,其中價值170億美元的AT1債券意外遭到了全額減記。
(資料圖)
所謂AT1債券,是指銀行補充一級資本金(AT1)債券,其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(fā)后被引入歐美金融市場,主要在銀行面臨破產時承擔相應資本損失,進而減輕政府和納稅人的財政負擔。
通常,AT1債券被認為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償還順序低于一般債券,但優(yōu)先順位高于股權。不過這一次,瑞士政府在清算瑞信資產時卻意外地反其道而行之。
新加坡投資者將如何告瑞士政府?
據(jù)正在與新加坡投資者磋商的律師事務所Wilmer Hale表示,新加坡債券持有人目前準備辯稱,瑞士政府的減記做法,違反了2003年新加坡與瑞士簽署的《新加坡-歐洲自由貿易聯(lián)盟》(Singapore-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)中,針對不公平政府行為的保護條款。
據(jù)Wilmer Hale律師事務所表示,與美國不同,包括新加坡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和印度等在內的亞洲國家,在旨在保護外國投資的多邊條約下?lián)碛歇毺氐谋Wo措施。
Wilmer Hale專注于國際仲裁的合伙人Jonathan Lim指出,部分債券持有者認為,瑞士政府違反了這些保護措施,其行為違背了投資者對債權等級的合理預期——即債券持有人的等級應高于股東。
Lim補充稱,該條款還規(guī)定,政府拿走某人財產的任何行動,都不能在沒有補償?shù)那闆r下進行。完全減記的行為可能構成了間接征用。
新加坡投資者的損失究竟有多大?
事實上,過去幾周就曾不斷有媒體報道,不少亞洲富豪因投資瑞信AT1債券而遭遇投資損失,而其中,新加坡的一些家族理財室和富有的散戶投資者,可能便是“重災區(qū)”……
我們之前曾報道過,瑞信總計約170億美元的AT1債券主要以瑞郎、美元和新加坡元這三類貨幣發(fā)行。
雖然新加坡元債券的占比最少,但據(jù)悉仍至少有7.5億美元AT1債券以新加坡元計價,其中91%的客戶群體來自新加坡,另外7%來自亞洲其它地區(qū)。
在新加坡,購買這些債券的人必須是合格的投資者。根據(jù)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規(guī)定,要獲得認證,投資者必須在過去12個月內有至少30萬美元的收入,至少有200萬美元的個人凈資產;或者在扣除任何相關負債后,金融資產超過100萬美元。
熟悉討論情況的兩位人士表示,迄今為止,這些打算進行訴訟的投資者總共在AT1債券上投資了近7000萬美元,足以吸引全球訴訟基金的興趣,并補充稱未來加入訴訟的投資者數(shù)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。
一位亞洲富豪家族辦公室人士表示,在他們亞洲富豪客戶里,不少富豪的確曾參與瑞信AT1債券的認購。在他看來,這類債券之所以在亞洲富豪群體“熱銷”,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類債券一度被視為“高收益無風險”理財產品。
在瑞信爆雷前,瑞信AT1債券的收益率其實就已明顯高于銀行其他類型債券,比如去年6月瑞信發(fā)行的16.5億美元AT1債券,年化收益率一度達到9.75%。
訴訟雖勝算有限 但事在人為?
毫無疑問,在新加坡可能發(fā)生的最新訴訟,將為針對瑞士政府的法律戰(zhàn)開辟一條新戰(zhàn)線。新加坡投資者的舉動也可能導致亞洲其它地區(qū)的投資者紛紛效仿。在這些地區(qū),大量財富管理公司、私人銀行和富有的個人也曾購買過瑞信的相關債券。
當然,目前不少律師也警告稱,在新加坡提起訴訟注定將是一場艱苦的戰(zhàn)斗,他們同時還淡化了投資者能成功拿回損失資金的可能性。
一位國際仲裁專家表示,“我還沒有仔細評估這種做法的成功幾率,但我想說,這將是一場很難獲勝的法律辯論。”
當然,即便如此,一些瑞信債券的持有人也不愿放棄希望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0多歲的投資者表示,大約3個月前,他購買了價值50萬美元的瑞信AT1債券,當時他認為這家銀行“大到不能倒”。
“當我的錢在一夜之間蒸發(fā)時,我很震驚,”他在談到3月19日瑞士政府宣布瑞銀將收購瑞信、并將AT1債券減記至零的那一天時稱?!叭绻覀冋业阶銐蚨嗟膫钟腥耍覀兙涂梢砸黄鸩扇⌒袆?,這讓我松了一口氣。我希望訴訟能夠順利進行。雖然我并不樂觀,但這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?!?/p>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