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1、初中有:語文、數(shù)學、英語、體育、物理、化學、道德與法治、歷史、地理、生物、音樂、美術、信息技術這13類課程。
(資料圖片)
2、進入初中,學生學習的課程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。
3、學生們會接觸到一批新的學習科目,初中新設的課程有歷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學,生物等學科,而每個年級會變更一些科目。
4、語文、數(shù)學、英語、道德與法治等科目將貫穿初中三年。
5、而地理、生物、歷史會在七年級開設,物理會在八年級開設,化學會在九年級開設。
6、之所以初中課程這樣安排,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,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仍然受到小學學習思想與習慣的影響,因此在初一并不適合開設物理,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科目,并且需要初中數(shù)學知識作為鋪墊。
7、進入初中,一天的課程會增加到七節(jié),而學生會在初中接觸到比小學復雜許多的知識,例如語文的文言文,數(shù)學的代數(shù)與幾何,英語的系統(tǒng)語言學習等等,這都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去學習,思考。
8、在初中,一些知識老師只會講解一遍,不會像小學一樣重復好幾遍,考試之前不會逐一復習,因此初中的學習課程、學習內容、學習方式與小學比起來有一個質的飛躍。
9、擴展資料教育目的獨立思考: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(yǎng)進入初中以后,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。
10、課堂教學中,教師比較注意啟發(fā)學生獨立思考問題;側重課堂教學外,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。
11、2、自學能力: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,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。
12、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(jīng)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。
13、3、意志培養(yǎng):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,并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。
14、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(yǎng)。
15、4、非智培養(yǎng):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還是基礎知識、基本能力的學習和培養(yǎng),雖然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明顯,但非智力因素依然發(fā)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5、其它因素:影響初中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學習的習慣、興趣、動機、情感、意志等。
16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初中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