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楚天都市報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(記者劉迅 通訊員薛源 夏晨雨)3歲女孩自出生后就反復肺炎,并有胸悶氣短癥狀,到武漢兒童醫(yī)院一查,竟發(fā)現(xiàn)肺部長了很多囊狀“泡泡”,屬于先天性肺氣道畸形的一種類型,需要盡早切除。近日,在武漢兒童醫(yī)院心胸外科專家主刀,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,“泡泡”被精準切除,術后5天女孩就康復出院。
這是3歲女孩璐璐(化名)的第二次手術。半年前,小小年紀的她就因反復肺炎、高熱、呼吸困難來到武漢兒童醫(yī)院就診。檢查發(fā)現(xiàn),璐璐肺部有膿腫形成,部分左肺內有很多像泡泡一樣的透亮影,形成囊性改變。當時,該院心胸外科主任醫(yī)師皮名安判斷,璐璐可能是患有肺囊腺瘤。
“‘泡泡肺’不僅占地方,還搞破壞?!逼っ步榻B,璐璐的部分左肺被“泡泡”霸占,像海綿一樣失去功能,這些“泡泡”還擠壓正常肺葉,影響呼吸功能,需要手術切除。但璐璐因肺部膿腫,只能先做急診引流術,控制感染后,再根據(jù)情況擇期做根治手術。引流術后,切除的“泡泡”病理檢查確診是肺囊腺瘤。
3月15日,璐璐再次到醫(yī)院復查,炎癥指標正常,這意味著手術時機成熟??紤]到璐璐有反復肺部感染病史,肺部粘連嚴重,術中分離血管時容易出血,增加手術難度,皮名安及手術團隊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“助攻”下,對璐璐進行了二次手術,將病變位置的支氣管、血管精細解剖出來后,切除病變肺組織。術后5天,璐璐康復出院。
“先天性肺囊腺瘤是一種不少見的先天性畸形?!逼っ步榻B,隨著產前超聲檢查技術的發(fā)展與進步,絕大部分能在產前18至22周得到診斷,出生后復診相符率高。出生后可通過微創(chuàng)手術治療。加上現(xiàn)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廣泛應用,給患兒家長提供的選擇更多。
如果出生后并沒有異常癥狀,先天性肺囊腺瘤到底需不需要治療?皮名安提醒,先天性肺囊腺瘤并不會自愈,少數(shù)肺囊腺瘤患兒出生時由于病灶壓迫心肺、縱隔偏移等而產生嚴重的呼吸、循環(huán)障礙,這種情況需要急診手術,多數(shù)患兒3—6個月齡是最佳手術期。如果不及時處理,隨著年齡加大,孩子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,產生肺膿腫,進而導致肺損傷,甚至導致肺葉切除,肺功能缺失,得不償失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