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1、荊棘是一個詞語,讀音是dujīng jí,從字意上講,泛指山野叢生多刺的灌木。
2、在文學用語中多指奸佞小人、紛亂、喻艱險境地等意,又有芥蒂、嫌隙之意。
3、示例:近代陳其通《萬水千山》第九幕第一場:“山嶺上松柏挺立,石縫中荊棘繁茂,野菊盛開。
4、”擴展資料荊棘的近義詞:妨礙、滯礙一、妨礙[fángài]解釋: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;阻礙:大聲說話~別人學習。
5、這個大柜子放在過道里,~走路。
6、引證:雷加《命名的傳說》:“那天刮著大風,一點也沒有妨礙他們的討論。
7、”二、滯礙[zhìài]解釋:阻礙;不通暢。
8、引證:徐特立《國文教授之研究》第一章:“若有創(chuàng)無因,於歷史習慣不合,必多滯礙難行之處。
9、”。
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,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。